对于在用的不达标电动自行车设置不超过3年的过渡期,发放临时号牌。
若不是及时落实厂房、代建厂房,我们从落地到实现产值,至少需要3年时间,在高新区仅半年就看见了效益。1—4月份,高新区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41个,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3.15亿元,同比增长9.9%。
目前,公司已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。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使劲,服务触角就延伸到哪里,企业吹哨,服务即到的营商环境正在形成。保姆式服务,让项目方找到了家的感觉原本定于厂房三楼,但考虑到楼层高每天进出口货物不方便,4月2日,该公司将此问题向高新区项目服务专员反映。接到问题指令,负责该项目的专员,立刻协调处理,3天过后,一把一楼厂房钥匙交到了公司负责人手中。
1—4月份,高新区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41个,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3.15亿元,同比增长9.9%。若不是及时落实厂房、代建厂房,我们从落地到实现产值,至少需要3年时间,在高新区仅半年就看见了效益。那时,全镇的镇办企业就已有10多家,加上由镇办企业支持带动起来的村办企业也发展到了20多家,这些如雨后春笋的镇村企业的发展壮大,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企业规模在全市都是遥遥领先,发挥着村镇企业领头羊的作用。
实现追求园区梦想的平台来了,2004年4月,县委调我去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,我既高兴又激动,因为我终于有了对追求建设园区梦想的机会。是啊,这对沂蒙革命老区的人来说,其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,因为毕竟不少人是第一次面向大海。在加快起步区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就着手新城区的规划,拉开了园区高起点规划、大规模开发、全员招商引资的序幕。新一轮规划为日照路以北、莒安路以东、206国道以西、火车站以南,规划面积为11.4平方公里。
高兴归高兴,具体工作可不是光靠冲动能干好的,必须循序渐进,脚踏实地。人心齐泰山移,不到两年的时间,落户在这里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达到了20多家。
当时有三家塑料制品出口加工企业,由于对WTO规则了解肤浅,把握不准,操作有误而陷入困境。三是老百姓的惜地情结一时解不开。我的梦想与园区紧密相连,我的梦想在园区开发中如愿以偿。当时规划的园区(起步区)开发面积为2.2平方公里,是2002年初开始规划设立的,位于振兴路以北、日照路以南、山东路以东、青年北路以西,规划区域内只有一家县属企业,其余全是农房和农田,即使已修建的两条道路也很窄,这是现状其一。
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可是,发展快了、企业多了、规模大了,产业广了,加上对基础设施的配套各有所需,但又不能实现资源供给的集中配套,这是个大问题。2001年1月,我任县外经贸委副主任,分管对外贸易,那时全县的对外开放、外经外贸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。如,计划经济时期的几家外贸企业由于受体制机制及管理的影响,都不景气,濒临倒闭。
两年多的实践我也悟到了一个道理,外经外贸必须攥紧拳头,遵规守矩。对此,我苦苦在想,能不能建个乡镇企业工业园区,力求全镇企业资源共享,降本增效,以实现镇村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,这是我对建立工业园区的首次梦想。
可是,新的问题也来了,老企业等、靠、要的思想严重,又忍受不了改革的阵痛,观望、等待、甚至聚众上访,局面尴尬,步履维艰。我请来了能工巧匠把厂里唯一的一台130型运输车进行了装扮,车箱中间是锣鼓队,两侧是肩系热烈庆祝建市一周年彩带、手挚鲜花的八名女职工,我们兴高采烈,锣鼓喧天,一路高歌,由10多辆彩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市区奔去
人心齐泰山移,不到两年的时间,落户在这里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企业达到了20多家。2013年,莒县经济开发区升格为正处级单位,与此同时,县委、县政府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,将城阳街道的八里庄子等18个行政村和闫庄镇的宋家桥等9个行政村划归经济开发区,并将开发区面积扩大到23平方公里,至此,开发区迈向了更加现代化、区域化的发展领域。在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修路建工厂,以后吃饭怎么办?加上当时财政紧张,对用地的各项补贴、补偿也不高,就近就业也没有岗位,群众的诉求有情可愿。实现追求园区梦想的平台来了,2004年4月,县委调我去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,我既高兴又激动,因为我终于有了对追求建设园区梦想的机会。再如,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,全县的塑料与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也在迅速发展,形势很好。1990年,我在一个镇办企业当厂长。
如,计划经济时期的几家外贸企业由于受体制机制及管理的影响,都不景气,濒临倒闭。2018年,日照成功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,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海上合作支点,现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、5个省级开发区,日照高新区正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,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开始运营,日照综合保税区上半年将正式封关验收。
可是,发展快了、企业多了、规模大了,产业广了,加上对基础设施的配套各有所需,但又不能实现资源供给的集中配套,这是个大问题。三是老百姓的惜地情结一时解不开。
而新兴的出口企业由于外经外贸知识匮乏,即使办理外贸进出口权手续也很困难。高兴归高兴,具体工作可不是光靠冲动能干好的,必须循序渐进,脚踏实地。
参加了活动,看了大海,吃了海鲜,大家异常兴奋,不约而同地说:噢,我们拥有大海了,我们是日照人啦。2001年1月,我任县外经贸委副主任,分管对外贸易,那时全县的对外开放、外经外贸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。但是,由于这些企业分布在县城驻地的四面八方,很不集中,导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法统筹安排,从镇域经济一盘棋的大局来讲,单打独斗的水、电、气供给得不到保障,甚至出现了重复投资,造成了浪费。两年多的实践我也悟到了一个道理,外经外贸必须攥紧拳头,遵规守矩。
2018年,全区核心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8.3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元,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.75亿元,对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筑起美巢,引来凤凰,浩宇集团、金禾博源、泰森食品等大企业、大项目陆续入园。
当时规划的园区(起步区)开发面积为2.2平方公里,是2002年初开始规划设立的,位于振兴路以北、日照路以南、山东路以东、青年北路以西,规划区域内只有一家县属企业,其余全是农房和农田,即使已修建的两条道路也很窄,这是现状其一。30年来,日照市园区开发建设如火如荼,蓬勃发展。
可是,新的问题也来了,老企业等、靠、要的思想严重,又忍受不了改革的阵痛,观望、等待、甚至聚众上访,局面尴尬,步履维艰。基于莒县工业园区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集聚优势,经国家发改委审核,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3月正式批准莒县工业园为省级开发区,为园区的高层次大发展提供了更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开发空间。
开发在推进,梦想在成真。那时,全镇的镇办企业就已有10多家,加上由镇办企业支持带动起来的村办企业也发展到了20多家,这些如雨后春笋的镇村企业的发展壮大,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企业规模在全市都是遥遥领先,发挥着村镇企业领头羊的作用。新一轮规划为日照路以北、莒安路以东、206国道以西、火车站以南,规划面积为11.4平方公里。那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以县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,我们本着谁投资,谁受益的原则,拓宽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渠道,道路、电力、热力、通讯、市政等单位积极参与,多方联动,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完成了基本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。
毋庸置疑,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,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。然而,面对当时外贸企业非常分散、多数在周边乡镇的局面,统筹管理很困难,于是我想,如果设立组建个全县外贸进出口加工园区,那该多好呀。
当时有三家塑料制品出口加工企业,由于对WTO规则了解肤浅,把握不准,操作有误而陷入困境。落地项目越来越多,经济发展又快又好,到2017年,在全省131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中已上升为第37位。
这是我对工业园区的又一个梦想。我请来了能工巧匠把厂里唯一的一台130型运输车进行了装扮,车箱中间是锣鼓队,两侧是肩系热烈庆祝建市一周年彩带、手挚鲜花的八名女职工,我们兴高采烈,锣鼓喧天,一路高歌,由10多辆彩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市区奔去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